2009年9月30日

閱讀心得(Schools struggle to find headteachers)

◎內容摘譯:學校費力的徵求校長(Schools struggle to find headteachers)
據一項調查顯示,學校對於徵求適當且合格的校長是很費力的。
就在首相宣布一個校長領導學院的細節前一天,一項調查宣稱,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想尋找校長 的學校裡,有五分之一都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首相想要呼籲校長能成為其提高學校標準運動中的伙伴,但在實際上,招募的困難則指出了其對於薪資及相關條件的顧慮。
委託進行這項調查的全國校長協會說,這是一個警告,政府必須了解對於校長的需求。
“這個對於政府的教訓不僅是薪資水準為不具吸引力的,且很多的校長認為校長這個職務是難控制的,”這位NAHT祕書長,大衛哈特說。
這項調查發現,在倫敦有一個特殊的問題,有40%的學校在沒有收到任何適合的應徵下都要重新登廣告。
績效薪酬導向的教師評鑑
在小學裡的問題比中學更嚴重,很多學校對於制定一份校長候選名單是很困難的。只有30%的學校能夠找到超過五個適合的應徵者來面試-平均只能找到三個以下來面試。
在倫敦的情況甚至更為嚴重,只有15%的學校能夠找到超過五個適合的應徵者來面試。
首相於本週四向校長們喊話,希望校長們支持政府對於教師薪資改革的提案-它需要校長去實行教師評鑑以決定績效薪酬。
◎心得
藉由本篇報導,更深刻的瞭解英國教育變革的方向與困境。在重視績效的改革脈絡下,英國針對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管理機制,是建構在一個「績效表現」的架構之上,換言之,教師必須面對評鑑與的過程,來取得進階與加薪的依據,可謂是「功薪制」的精神實踐。在這樣的政策之下,英國中小學校長的職責,除校務的經營外,必須去參與評鑑教師的工作,除工作負責沉重之外,其所面對的,是如何去推動、管理與落實這樣的制度,在面對政府部門的政策要求同時,也面對著教師的質疑與評鑑工作的複雜。
這樣的改革衝擊,造成英國各中小學很難找到合格適任的校長,其問題或許不在校長的能力或數量,而是校長的意願與權宜,如此,也更進一步道出現在的校長在面對當今的教育變革,其所需的能力,是多元且複雜的;如何吸引優秀的校長持續投入教育實務之中,除了薪資待遇外,其角色責任、工作內容等,是需要更清楚的界定與釐清的。 藉由英國的經驗,反思國內對於相關革新,諸多是僅止於討論與規劃,如何、何時具體推動,常是持續的觀望與等待。校長的角色,很多時候是處在政府與學校、教師、社區家長之間的,既需面對政策願景,也要顧及實務的回饋,實在是校長難為,又不可不為,面對龐大、複雜的挑戰,校長需要更多實質的支持與回饋,當然,能力的提升與經驗的累積,也是不可少的。

2009年9月23日

《Prospects in Principal Preparation》心得分享

「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幾乎成為學校經營與校長領導相關研究的基礎論述了,而校長對於學校的進步與教育成效,扮演著關鍵的影響角色,因此,我們希望有很多的好校長來領導學校,更希望能產出更多的好校長,讓每間學校都能擁有持續進步的機會。

這樣的期待緊扣的前題是「好校長」,因此,好校長的圖像,及其培育、養成、精進,會是這個討論的主要課題。本文《Prospects in Principal Preparation》主要內容在於評論校長培育制度的不足之處與未來展望,其藉由校長應具備能力的分析,來突顯日後的展望,以確定每位投入戰場的校長,都已經是準備好的;文中提及,傳統培育制度中的理論提供,並無法協助校長具備綜理校務的能力,而實習制度、師徒制等突破傳統的作為,也因整體規劃的不足,導致無法產生理想的效果,另外,面對當前與未來的挑戰,校長的溝通、策略思考、問題解決、合作等能力,應當是更被強調的。

經本文的提點,激發我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好校長的產生,仍應重視特質論的觀點,尤其在強調溝通、整合與公共關係的當下,有些人
的性格,似乎就是比較能扮演好校長的角色。
(二)有天份的領導人才,應該不是遍街皆是,因此完備的培育、養成與精進的校長專業發展制度
是必須的。
(三)相關制度的設計思考,應考慮到個別差異的問題,也就是應提供不同管道、不同範疇與不同
階段的發展計畫。
(四)應整合國內現有規劃,如各大學、教育研究院與行政機關的培育或發展計畫,才能發揮更佳
的效益。
(五)校長只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充實並平衡各項資源的投入,讓學校的條件趨向優
質,好校長才能有所發揮,而非葬送理想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