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he New First Grade: Too Much Too Soon》的報導,主要陳述當前美國教育的畸形現象,在強調孩童各項測驗表現的革新思維影響之下,孩童的學習內容、形式正被嚴重的扭曲著。績效責任、學習成就、基本能力…等,是當前世界各國教育革新所致力提升的標的,因此,愈來愈多的「標準」正被建構著,革新的支持者堅信著這些標準的背後,代表著某種「品質」或「績效」,但也因此忽略了這些應該祇是「部分」而非「全部」,這也意味著,不論是學校經營、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家長參與…等,都會有一些本質上的割捨,導致於在追求這些標準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是痛苦、挫折、失敗的。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有幾項思考:
一、政策與方案的盲點
很多教育的政策思考或革新方案,往往一項數據或輿論的影響力是勝過教育專業的,所以,當大家發現學生閱讀能力降低時,就拼命推閱讀,數學能力變差了,就開始加強數學;數據可以代表某些現象,輿論也可以反應一些覺察,但現象背後的脈絡及覺察的有效性,應在政策擬定與推動時,一併納入思考的。另外,我們也常依賴一些研究報告來做為政策的基礎,這些研究往往是片段或是切割的,因此,即使它正確的證實了70%的預測力或解釋力,也還有30%懸而未決,而這30%誰來處理呢?又該怎麼處理呢?
二、測驗這件事~~~
隨著測驗的發展與進步,所能「戕害」學生的程度也就可能愈深了。現在的測驗型式變多了,功能多樣了,甚至國際性的比較都建構起來了,這可以部分反應出教育的專業化,但也可能帶來諸多的災害,因為,考試領導教學或影響學習,絕對不是台灣才會發生的現象,而大家又常常把「測驗」跟「考試」的功能、目的給弄模糊了;測驗的政策目的,應該是在評估現況,其所測的多數是一種「能力」,但現況是,測驗變成比賽了,也苦了學生為了達成理想中的「能力」,於是得犧牲很多的活動與休閒,而這些活動與休閒,往往也提供著另種無法測驗出來或苦讀而來的能力。
三、到底學生要學得多好?又要學多少?
以前過度重視智育成績,現在則是「基本能力」與「多元智慧」並重,學生的學習範圍變多也變雜。但是「能力」與「智慧」都是被建構出來的構念,有多少其他的東西被我們忽略,甚至是我們即使知道它是重要的,但卻因為可以無法或難以測驗,所以在教育實務現場被邊緣化了,如品格、生涯發展、人繼關係…等。
最後,看了報導中父母的煎熬與拉扯,我覺得現在或未來的孩子,除了要努力讓自己更成功外,也應該好好學習如何跟失敗相處,才能夠真正面對每個關卡的挑戰!
2009年11月18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