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

《Your views on the new school year》讀後心得

學校教育的實施及其功效,往往因不同的思考角度或指標衡量,造就出差異極大的評價。BBC的依據教師、學生、家長的意見,做出了這一則報導;從報導中可以發現,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意見,其概念跨及了不同層次的問題,然卻都需要由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來做回應;但往往現況是,等不及相關人員思考出對策,學生就開學一窩蜂的湧進學校了,或者是,政策永遠趕不上現況的變化,也造成大眾對於整體教育環境的評價始終不高。
世界各國都面臨著一些類似的問題,如:
老師愈來愈累,評價卻沒有明顯提升……
校長或官員愈來愈專業,但社會地位卻有些下滑……
學生學的愈來愈多,但所學的似乎沒能真的運用在生活上…….
價值愈來愈多元,環境卻愈來愈混亂……
學習權愈來愈受重視,但學生確愈來愈痛苦………

諸如上面這些現象,到底該怎麼修正或改變呢?我想,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教育人員應該有效的對話,擬定相關方案來逐步修正,同時,應該多聽取家長、學生的意見與需求,但也要謹慎面對輿論的影響,因為許多立意良好的政策,常常因為一時的輿論而無法推動或改的不倫不類。另外,我覺得充足的教育投資是必要的;我們很難要求所有相關人員領不變的薪水,來做更多的事且又要事事有品質,因此,讓更多的人來實際投入,相信是更好的做法;例如,攜手計畫、夜光天使這些方案,推動以來的確讓很多學生家庭受益,未來,提升人員編制、教師分級、組織再造、納入更多專業人員…等,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但前提就是,這些方案都需要充足的投資。

最後,整個學校教育應該更彈性,應思考設立一些特許的學校,或是實驗性質的班級,否則,在同一學校同一個班級,要實現正常教學、學生中心的學習、又要高品質的產出,真的是遙不可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