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領導、管理及行政協會,BELMAS》介紹
一、BELMAS Publications(出版品)
(一)協會出版兩本國際性期刊,會員可以免費下載使用,非會員則可透過出版商取得這些期刊,SAGE(www.sagepub.co.uk)
教育管理行政與領導《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對於所有教育領導、管理、行政及政策的各方面的研究及分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討論場所。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裡,這個領導季刊出版了原創性研究的教育
領導,管理,行政和政策各種形式,包括:
· 領導和管理學校和更進階更高等的教育機構
· 領導,管理和政策在各級-機構,地方,國家和國際
· 教育領導,管理,行政和政策的研究和教學
國際顧問編輯委員會保證 教育管理行政與領導 提供盡可能廣泛的研究領域,鼓勵來自更廣泛的觀點和經驗的貢獻。
教育中的管理《Management in Education》
從2007年起由SAGE出版,提供了一個辯論、討論的場所,關於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從國家政策的問題到日常管理。本刊發表研究結果、片段意見或只是講述一個人的故事。該刊物的貢獻者來自教育的各個方面。教育中的管理 以郵寄的方式每年寄給成員四次。非會員也可以通過出版商訂閱雜誌
(二) BELMAS提供電子報給會員,以及與其他歐洲、美國和大英國協之海外聯合機構的相關資訊。
(三)出版書籍
· 在位的校長 · 學校文化 · 政策,領導和專業知識教育
· 檢查後的學校改善? · 管理持續專業發展學校 · 選擇自我管理的學校
· 科目領導及學校改善 · 教育管理 · 教育管理理論
(四)SAGE的介紹
SAGE是國際領先的出版商,出版期刊,書籍,媒體和電子媒體,在於學術,教育,和專業市場的方面。SAGE是一家私人擁有的公司,在加州、倫敦、新德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有辦事處。SAGE積極支持國際圖書援助、期刊捐贈計畫、世界衛生組織的HINARI提議以及INASP方案。SAGE at www.sagepub.co.uk
二、BELMAS Annual Conferences(年會)
每年BELMAS舉辦一次會議,邀請實務工作者、學者、政策決定者聚集在一起,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辯論和討論關於教育領導及管理的重要問題。學校,大學和範圍內的相關組織代表皆出席於此會議。每次會議都有不同的主題、專題演講、小組討論和來自世界各地的SAGE成員的論文。近年來,論文發表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日本,塞浦路斯。BELMAS積極鼓勵來自高中和大學的成員參與會議,以及有一定範圍內的 發展補助金 可申請。
2010年的年會將在英國的Wokefield Park 舉行,年會主題是《新的組織,新的領導》(New organisations, new leadership?),其他各年年會主題分別為:
2009《教育領導-我們要走向何方?》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2008《教育領導中的公平與多樣性》
(Equity and Diversity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7《教育領導與管理創新之理論與研究》
(Innovation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三、 Research (研究)
BEMAS提供了很多參與研究的機會,並與其他在教育領導研究有興趣人員的聯繫。
(一)連接到英國教育研究協會(BERA)。BELMAS與BERA的學校及大學領導管理特別興趣小組(SIG)有著密切的聯繫。BELMAS研究統籌也是學校及大學領導管理特別興趣小組(SIG)的召集人,且許多BELMAS的成員也是SIG的成員。
(二)連接到研究教育領導和管理常務委員會會議(SCRELM)。
(三)現正計劃一系列的研究討論,有興趣的BELMAS成員將被邀請討論學術社團有興趣的主題,及組成一個研究網絡,可能發展出研究提案和創造性的夥伴關
係。
(四)為了支持多種研究工作有關的工作人員,BELMAS支持企業的成員。
1.提供了贊助的機會給那些涉及不同教育領域間合作及宣傳的計畫。
2.在年會上,BELMAS每年頒布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獎。
BELMAS致力於支持高中和大學的實務工作者更加積極於研究,通過他們與學術界合作,增進了解和理解教師的實際工作環境。我們希望共同學習了更多東西,有所作為。
2009年12月23日
2009年12月15日
國立教育資料館校長專業發展資源服務系統《校長個別化專業發展計畫》介紹
校長扮演著引領學校發展的火車頭角色,其任務已從傳統管理者轉化為領導人的角色,其職責亦從行政管理擴充至組織發展、課程教學領導、公共關係、環境建置、教師發展…等,是故,為勝任前述多元的任務,校長必需重視其專業發展,讓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時俱進。在國內,校長證照、校長評鑑等素質管理機制未完整推動落實之際,校長的專業發展就成了各自努力的工作了,因此,建置、提供充實且適切的資源,已成為激勵校長進行專業發展的重要關鍵。
校長個別化專業發展計畫之介紹:
主要透過四大步驟讓校長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的工具或表格,檢視與規劃自己的專業發展歷程。
(一)四大步驟
自我評估、行為聚焦、再聚焦、發展校長成長計畫
(二)發展工具
1.校長專業能力自我檢核表-自我評估
包含校務發展與評鑑、行政管理、教學領導、學校公共關係、人格特質與態度、專業發展等五大向度,共計18個分層指標與59個細項指標,由校長透過自我評定的方式檢視自己的專業程度。
2.校長專業發展能力摘要表(一)-行為聚焦
校長依據自評結果,找出自己現階段最需要成長的十個行為指標,亦即,從自我檢核表中挑選出自己認為較無法做到的十個行為指標。
3.校長專業發展能力摘要表(二)-再聚焦
從挑選出的十個行為指標中,再依據學校與個人發展現況,找出個人認為目前最急需成長的二~三個行為指標。
4.校長專業成長計畫表-發展成長計畫
依據所聚焦的行為指標,進一步規劃自己的特定成長活動,並尋找合作人員及確定完成日期,並將該計畫與所屬輔導員討論確認。
(三)校長個別化專業發展活動模擬實作
主要目的在提供上述四項工具,協助校長進行系列性的成長活動。校長在進行此項模擬活動時,可依據電腦螢幕所顯示的步驟與內容,逐一檢視、填寫、列印與送出。此外,系統也會依照校長所填具的資料,進行檢核並規劃下一層的發展活動。另外,當校長對其個別化專業發展有其他疑義,甚或需要進一步提供協助,也可以將您所發展出的「校長專業發展成長計畫表」﹝工具四﹞送出,資源服務系統會提供進一步的協調。
《心得分享》
上述的校長專業發展計畫,其特色在於個別化的設計,讓參與的校長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需求、學校特色規劃個別的發展計畫,如此的設計,有利於不同生涯階段的校長,在緊迫的時間內進行發展活動,並於該階段活動完成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檢視與規劃,形成一個檢視、發展、再發展的循環過程。然而,這樣的發展計畫,需要充足、高品質的資源提供,我們相信所有的校長都具有專業發展的需求及意願,但在校務繁忙、壓力多重的工作環境中,若缺乏適切管道、經費、人力等的協助,那麼,再完整的發展計畫也是枉然。國外有相當多的專業機構提供這樣的協調,國內目標則無專責機構辦理相關事務,各大專院校雖有設立類似專業發展的單位,但其屬性多偏向有志於校長工作的培育,僅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的「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透過課程、講座、專業社群、臨床實習、刊物出版等方式,提供一個較系統性的專業發展服務資源,其餘一些縣市層級的校長協會,雖提供相關的服務支援,但其成效如何則難以具體瞭解。
培育好校長很重要,而讓每一個有幸榮任校長的教育人員,勝任其角色、發揮其專業、貢獻其熱忱,是另一個層次的重要議題;吾人參考相關學者的研究,針對未來校長專業發展計畫提供若干建議:
(一)概念層面
1.個別化
讓個別的校長有權利、有彈性去決定、規劃自己的專案發展活動。
2.階段化
整體專業發展計畫或活動應兼顧不同生涯階段的校長需求。
3.持續化
專業發展需持續性的進行專業發展,直到其離開該職務。
(二)制度層面
1.法令規章
透過法令規章律定校長必需進行專業發展的相關課程、活動、研究等。
2.證照認可
透過證照認可來審查個別校長的專業能力;證照的規劃上,或許可以跳脫階級式的設計,而是以專業領域來區分,如校務發展、課程教學領導、公共關係…..等專業能力的認可。
3.評鑑推動
專業發展的目的在於能力的提升,因此需配合評鑑制度的推動,否則,容易淪為花錢、殺時間的社交遊戲。
(三)資源層面
1.設立全國性專責機構
參考國外的機制,設立專責機構,負責研究、規劃、指導的政策性工作。
2.設立地區性資源中心
為避免資源過於集中或失衡,應委由具能力的大專院校設立地區性的資源中心,提供相關的課程、資源及協調。
3.設立專業社群
鼓勵專業社群的設立,並提供必要資源或經費讓社群得以運作、發展與所有產出。
4.充實網站資源
充實各網站資源,提供相關檔案、研究、成果以利交流分享。
5.提供經費補助
針對校長個人提供經費補助,透過計畫性的申請,協調校長進行各項專業發展活動。
延伸閱讀:
林文律(2001)。校長專業發展的新取向,學校行政雙月刊。
張德銳(2003)。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管理與策略之初探,初等教育學刊。
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學優秀校長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
葉春櫻(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
謝傳崇(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困境與因應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
校長個別化專業發展計畫之介紹:
主要透過四大步驟讓校長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的工具或表格,檢視與規劃自己的專業發展歷程。
(一)四大步驟
自我評估、行為聚焦、再聚焦、發展校長成長計畫
(二)發展工具
1.校長專業能力自我檢核表-自我評估
包含校務發展與評鑑、行政管理、教學領導、學校公共關係、人格特質與態度、專業發展等五大向度,共計18個分層指標與59個細項指標,由校長透過自我評定的方式檢視自己的專業程度。
2.校長專業發展能力摘要表(一)-行為聚焦
校長依據自評結果,找出自己現階段最需要成長的十個行為指標,亦即,從自我檢核表中挑選出自己認為較無法做到的十個行為指標。
3.校長專業發展能力摘要表(二)-再聚焦
從挑選出的十個行為指標中,再依據學校與個人發展現況,找出個人認為目前最急需成長的二~三個行為指標。
4.校長專業成長計畫表-發展成長計畫
依據所聚焦的行為指標,進一步規劃自己的特定成長活動,並尋找合作人員及確定完成日期,並將該計畫與所屬輔導員討論確認。
(三)校長個別化專業發展活動模擬實作
主要目的在提供上述四項工具,協助校長進行系列性的成長活動。校長在進行此項模擬活動時,可依據電腦螢幕所顯示的步驟與內容,逐一檢視、填寫、列印與送出。此外,系統也會依照校長所填具的資料,進行檢核並規劃下一層的發展活動。另外,當校長對其個別化專業發展有其他疑義,甚或需要進一步提供協助,也可以將您所發展出的「校長專業發展成長計畫表」﹝工具四﹞送出,資源服務系統會提供進一步的協調。
《心得分享》
上述的校長專業發展計畫,其特色在於個別化的設計,讓參與的校長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需求、學校特色規劃個別的發展計畫,如此的設計,有利於不同生涯階段的校長,在緊迫的時間內進行發展活動,並於該階段活動完成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檢視與規劃,形成一個檢視、發展、再發展的循環過程。然而,這樣的發展計畫,需要充足、高品質的資源提供,我們相信所有的校長都具有專業發展的需求及意願,但在校務繁忙、壓力多重的工作環境中,若缺乏適切管道、經費、人力等的協助,那麼,再完整的發展計畫也是枉然。國外有相當多的專業機構提供這樣的協調,國內目標則無專責機構辦理相關事務,各大專院校雖有設立類似專業發展的單位,但其屬性多偏向有志於校長工作的培育,僅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的「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透過課程、講座、專業社群、臨床實習、刊物出版等方式,提供一個較系統性的專業發展服務資源,其餘一些縣市層級的校長協會,雖提供相關的服務支援,但其成效如何則難以具體瞭解。
培育好校長很重要,而讓每一個有幸榮任校長的教育人員,勝任其角色、發揮其專業、貢獻其熱忱,是另一個層次的重要議題;吾人參考相關學者的研究,針對未來校長專業發展計畫提供若干建議:
(一)概念層面
1.個別化
讓個別的校長有權利、有彈性去決定、規劃自己的專案發展活動。
2.階段化
整體專業發展計畫或活動應兼顧不同生涯階段的校長需求。
3.持續化
專業發展需持續性的進行專業發展,直到其離開該職務。
(二)制度層面
1.法令規章
透過法令規章律定校長必需進行專業發展的相關課程、活動、研究等。
2.證照認可
透過證照認可來審查個別校長的專業能力;證照的規劃上,或許可以跳脫階級式的設計,而是以專業領域來區分,如校務發展、課程教學領導、公共關係…..等專業能力的認可。
3.評鑑推動
專業發展的目的在於能力的提升,因此需配合評鑑制度的推動,否則,容易淪為花錢、殺時間的社交遊戲。
(三)資源層面
1.設立全國性專責機構
參考國外的機制,設立專責機構,負責研究、規劃、指導的政策性工作。
2.設立地區性資源中心
為避免資源過於集中或失衡,應委由具能力的大專院校設立地區性的資源中心,提供相關的課程、資源及協調。
3.設立專業社群
鼓勵專業社群的設立,並提供必要資源或經費讓社群得以運作、發展與所有產出。
4.充實網站資源
充實各網站資源,提供相關檔案、研究、成果以利交流分享。
5.提供經費補助
針對校長個人提供經費補助,透過計畫性的申請,協調校長進行各項專業發展活動。
延伸閱讀:
林文律(2001)。校長專業發展的新取向,學校行政雙月刊。
張德銳(2003)。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管理與策略之初探,初等教育學刊。
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學優秀校長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
葉春櫻(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
謝傳崇(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困境與因應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
2009年12月8日
《Your views on the new school year》讀後心得
學校教育的實施及其功效,往往因不同的思考角度或指標衡量,造就出差異極大的評價。BBC的依據教師、學生、家長的意見,做出了這一則報導;從報導中可以發現,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意見,其概念跨及了不同層次的問題,然卻都需要由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來做回應;但往往現況是,等不及相關人員思考出對策,學生就開學一窩蜂的湧進學校了,或者是,政策永遠趕不上現況的變化,也造成大眾對於整體教育環境的評價始終不高。
世界各國都面臨著一些類似的問題,如:
老師愈來愈累,評價卻沒有明顯提升……
校長或官員愈來愈專業,但社會地位卻有些下滑……
學生學的愈來愈多,但所學的似乎沒能真的運用在生活上…….
價值愈來愈多元,環境卻愈來愈混亂……
學習權愈來愈受重視,但學生確愈來愈痛苦………
諸如上面這些現象,到底該怎麼修正或改變呢?我想,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教育人員應該有效的對話,擬定相關方案來逐步修正,同時,應該多聽取家長、學生的意見與需求,但也要謹慎面對輿論的影響,因為許多立意良好的政策,常常因為一時的輿論而無法推動或改的不倫不類。另外,我覺得充足的教育投資是必要的;我們很難要求所有相關人員領不變的薪水,來做更多的事且又要事事有品質,因此,讓更多的人來實際投入,相信是更好的做法;例如,攜手計畫、夜光天使這些方案,推動以來的確讓很多學生家庭受益,未來,提升人員編制、教師分級、組織再造、納入更多專業人員…等,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但前提就是,這些方案都需要充足的投資。
最後,整個學校教育應該更彈性,應思考設立一些特許的學校,或是實驗性質的班級,否則,在同一學校同一個班級,要實現正常教學、學生中心的學習、又要高品質的產出,真的是遙不可及!
世界各國都面臨著一些類似的問題,如:
老師愈來愈累,評價卻沒有明顯提升……
校長或官員愈來愈專業,但社會地位卻有些下滑……
學生學的愈來愈多,但所學的似乎沒能真的運用在生活上…….
價值愈來愈多元,環境卻愈來愈混亂……
學習權愈來愈受重視,但學生確愈來愈痛苦………
諸如上面這些現象,到底該怎麼修正或改變呢?我想,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教育人員應該有效的對話,擬定相關方案來逐步修正,同時,應該多聽取家長、學生的意見與需求,但也要謹慎面對輿論的影響,因為許多立意良好的政策,常常因為一時的輿論而無法推動或改的不倫不類。另外,我覺得充足的教育投資是必要的;我們很難要求所有相關人員領不變的薪水,來做更多的事且又要事事有品質,因此,讓更多的人來實際投入,相信是更好的做法;例如,攜手計畫、夜光天使這些方案,推動以來的確讓很多學生家庭受益,未來,提升人員編制、教師分級、組織再造、納入更多專業人員…等,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但前提就是,這些方案都需要充足的投資。
最後,整個學校教育應該更彈性,應思考設立一些特許的學校,或是實驗性質的班級,否則,在同一學校同一個班級,要實現正常教學、學生中心的學習、又要高品質的產出,真的是遙不可及!
2009年12月2日
《Public Relations 101:How-To Tip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讀後心得
《Public Relations 101:How-To Tip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一文中,強調學校公共關係的重要性,並呼籲行政管理人員應該重視相關的經營策略。國內各級學校對於公共關係的經營,可說是愈來愈重視,尤其部份大專院校更設有專責的公共關係負責單位;然對於一般的國中小而言,受組織設計之限制,其實並無一個明確處理或經營學校公共關係的單位,因此,在實務運作上,也容易缺乏系統性的規劃;學校公共關係當然重要,尤其在今日重視績效、品牌的環境脈絡下,配合資訊、科技的普及,任何一間學校,很難如以往那般,關起校門來外人什麼都不知道,相對地,為創造契機,或轉化危機,公共關係的經營,已是一所學校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
學校公共關係的範圍究竟為何?吾人稍稍瀏覽一下相關文獻,有幾個不同的研究區塊或議題,如內外關係的經營管理、溝通、行銷、危機處理…等,這些都是觸及公共關係層面的,然而,對於行政人員而言,公共關係應該如何經營?對象?方法?預期成效?這些,都應先進行縝密規劃的。以下提供幾項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指教:
一、對象的層面
只要和學校有互動關係的,理應都是公共關係經營的對象,如校內成員、教育界人士、社區家長、上級或平行機關、政治人物…等;而為了讓校務經營更為順遂,如新聞媒體、社福單位、基金會、其他非營利組織等關係的建立,也是必需的,易言之,伙伴愈多,資源也會愈多。
二、經營的層面
許多關係的建立,靠的是偶然的緣份,但若想要提升偶然發生的機率,就需要平時扎實的經營。歸納諸多專家的意見,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策略,可透過文字、語言、活動…等方式來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做的精確,比做的精彩重要,因此,事先的資訊、資料蒐集就很重要了;重視平時的累積的資料、資訊,以資料導向決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模式來思考與發展,或許可以做的多也做的巧。
三、目標的層面
學校不比企業,因此,在公共關係經營的目的上,不是為得到更好的名聲、利益、資源…等,相對地,任何措施或策略,都應該符合教育的本質,別用旁門走道辦教育,否則,可能會招致反效果。
學校公共關係的範圍究竟為何?吾人稍稍瀏覽一下相關文獻,有幾個不同的研究區塊或議題,如內外關係的經營管理、溝通、行銷、危機處理…等,這些都是觸及公共關係層面的,然而,對於行政人員而言,公共關係應該如何經營?對象?方法?預期成效?這些,都應先進行縝密規劃的。以下提供幾項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指教:
一、對象的層面
只要和學校有互動關係的,理應都是公共關係經營的對象,如校內成員、教育界人士、社區家長、上級或平行機關、政治人物…等;而為了讓校務經營更為順遂,如新聞媒體、社福單位、基金會、其他非營利組織等關係的建立,也是必需的,易言之,伙伴愈多,資源也會愈多。
二、經營的層面
許多關係的建立,靠的是偶然的緣份,但若想要提升偶然發生的機率,就需要平時扎實的經營。歸納諸多專家的意見,學校公共關係經營的策略,可透過文字、語言、活動…等方式來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做的精確,比做的精彩重要,因此,事先的資訊、資料蒐集就很重要了;重視平時的累積的資料、資訊,以資料導向決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模式來思考與發展,或許可以做的多也做的巧。
三、目標的層面
學校不比企業,因此,在公共關係經營的目的上,不是為得到更好的名聲、利益、資源…等,相對地,任何措施或策略,都應該符合教育的本質,別用旁門走道辦教育,否則,可能會招致反效果。
2009年11月25日
《Site-Based Management: Boon or Boondoggle?》心得分享
Site-Based Management: Boon or Boondoggle?
Site-Based Management是源自於企業界的概念,就學校系統而言,即學校本位經營或管理的概念。在概念本質上,學校本位訴求著學校應具有行政、人事、經費、課程教學、學生管理與選擇、家長參與等層面的權力與責任(林月盛;陳泊璋、許添明;張明輝;張德銳);就國內而言,幾年前亦承此潮流,針對學校經營有一番的改革浪潮,然而,校本經營的理想,就像一個吃不到的大餅,更像一個美麗卻不合身的大衣,其在實務運作上遭遇諸多的困難與限制,其原因來自於學校組織養護性過於濃厚、加上法規約束與權責的層層節制,導致於沒有一間學校可以針對校本經營的概念進行真實的運作。
概念的引進,不應以能否完全實踐來做為衡量的指標,重點在於思維的啟發與運作模式的改善;國內的體制,在學校的行政運作、人事編制、預算與經費運用、課程標準與安排、學生管理…等,均需在既定法規下執行與運作,然而,撇開這些必要性的限制,學校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發展屬於學校本位的特色,近年強調的學校創新經營、學習型組織、優質學校…等,在某方面都可視為校本經營的概念延伸,亦即學校應就其條件、需求、願景,形塑出具特色且有品質的教育環境,以破除傳統單一、僵化體制下產生的陋習。
每間學校都有其特殊的環境脈絡,學校本位的概念,正可引導、激勵學校朝向一個符合本身性格的發展,如校務發展計畫、學校本位的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家長社區參與、學習環境規劃等;讓學校就其本身具備的條件,並衡量未來發展的可行性下,建構一個生態而非框架的的經營模式,創造一個在地、本位且具品質的教育環境。
Site-Based Management是源自於企業界的概念,就學校系統而言,即學校本位經營或管理的概念。在概念本質上,學校本位訴求著學校應具有行政、人事、經費、課程教學、學生管理與選擇、家長參與等層面的權力與責任(林月盛;陳泊璋、許添明;張明輝;張德銳);就國內而言,幾年前亦承此潮流,針對學校經營有一番的改革浪潮,然而,校本經營的理想,就像一個吃不到的大餅,更像一個美麗卻不合身的大衣,其在實務運作上遭遇諸多的困難與限制,其原因來自於學校組織養護性過於濃厚、加上法規約束與權責的層層節制,導致於沒有一間學校可以針對校本經營的概念進行真實的運作。
概念的引進,不應以能否完全實踐來做為衡量的指標,重點在於思維的啟發與運作模式的改善;國內的體制,在學校的行政運作、人事編制、預算與經費運用、課程標準與安排、學生管理…等,均需在既定法規下執行與運作,然而,撇開這些必要性的限制,學校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發展屬於學校本位的特色,近年強調的學校創新經營、學習型組織、優質學校…等,在某方面都可視為校本經營的概念延伸,亦即學校應就其條件、需求、願景,形塑出具特色且有品質的教育環境,以破除傳統單一、僵化體制下產生的陋習。
每間學校都有其特殊的環境脈絡,學校本位的概念,正可引導、激勵學校朝向一個符合本身性格的發展,如校務發展計畫、學校本位的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家長社區參與、學習環境規劃等;讓學校就其本身具備的條件,並衡量未來發展的可行性下,建構一個生態而非框架的的經營模式,創造一個在地、本位且具品質的教育環境。
2009年11月18日
《The New First Grade: Too Much Too Soon》閱讀心得
關於《The New First Grade: Too Much Too Soon》的報導,主要陳述當前美國教育的畸形現象,在強調孩童各項測驗表現的革新思維影響之下,孩童的學習內容、形式正被嚴重的扭曲著。績效責任、學習成就、基本能力…等,是當前世界各國教育革新所致力提升的標的,因此,愈來愈多的「標準」正被建構著,革新的支持者堅信著這些標準的背後,代表著某種「品質」或「績效」,但也因此忽略了這些應該祇是「部分」而非「全部」,這也意味著,不論是學校經營、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家長參與…等,都會有一些本質上的割捨,導致於在追求這些標準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是痛苦、挫折、失敗的。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有幾項思考:
一、政策與方案的盲點
很多教育的政策思考或革新方案,往往一項數據或輿論的影響力是勝過教育專業的,所以,當大家發現學生閱讀能力降低時,就拼命推閱讀,數學能力變差了,就開始加強數學;數據可以代表某些現象,輿論也可以反應一些覺察,但現象背後的脈絡及覺察的有效性,應在政策擬定與推動時,一併納入思考的。另外,我們也常依賴一些研究報告來做為政策的基礎,這些研究往往是片段或是切割的,因此,即使它正確的證實了70%的預測力或解釋力,也還有30%懸而未決,而這30%誰來處理呢?又該怎麼處理呢?
二、測驗這件事~~~
隨著測驗的發展與進步,所能「戕害」學生的程度也就可能愈深了。現在的測驗型式變多了,功能多樣了,甚至國際性的比較都建構起來了,這可以部分反應出教育的專業化,但也可能帶來諸多的災害,因為,考試領導教學或影響學習,絕對不是台灣才會發生的現象,而大家又常常把「測驗」跟「考試」的功能、目的給弄模糊了;測驗的政策目的,應該是在評估現況,其所測的多數是一種「能力」,但現況是,測驗變成比賽了,也苦了學生為了達成理想中的「能力」,於是得犧牲很多的活動與休閒,而這些活動與休閒,往往也提供著另種無法測驗出來或苦讀而來的能力。
三、到底學生要學得多好?又要學多少?
以前過度重視智育成績,現在則是「基本能力」與「多元智慧」並重,學生的學習範圍變多也變雜。但是「能力」與「智慧」都是被建構出來的構念,有多少其他的東西被我們忽略,甚至是我們即使知道它是重要的,但卻因為可以無法或難以測驗,所以在教育實務現場被邊緣化了,如品格、生涯發展、人繼關係…等。
最後,看了報導中父母的煎熬與拉扯,我覺得現在或未來的孩子,除了要努力讓自己更成功外,也應該好好學習如何跟失敗相處,才能夠真正面對每個關卡的挑戰!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有幾項思考:
一、政策與方案的盲點
很多教育的政策思考或革新方案,往往一項數據或輿論的影響力是勝過教育專業的,所以,當大家發現學生閱讀能力降低時,就拼命推閱讀,數學能力變差了,就開始加強數學;數據可以代表某些現象,輿論也可以反應一些覺察,但現象背後的脈絡及覺察的有效性,應在政策擬定與推動時,一併納入思考的。另外,我們也常依賴一些研究報告來做為政策的基礎,這些研究往往是片段或是切割的,因此,即使它正確的證實了70%的預測力或解釋力,也還有30%懸而未決,而這30%誰來處理呢?又該怎麼處理呢?
二、測驗這件事~~~
隨著測驗的發展與進步,所能「戕害」學生的程度也就可能愈深了。現在的測驗型式變多了,功能多樣了,甚至國際性的比較都建構起來了,這可以部分反應出教育的專業化,但也可能帶來諸多的災害,因為,考試領導教學或影響學習,絕對不是台灣才會發生的現象,而大家又常常把「測驗」跟「考試」的功能、目的給弄模糊了;測驗的政策目的,應該是在評估現況,其所測的多數是一種「能力」,但現況是,測驗變成比賽了,也苦了學生為了達成理想中的「能力」,於是得犧牲很多的活動與休閒,而這些活動與休閒,往往也提供著另種無法測驗出來或苦讀而來的能力。
三、到底學生要學得多好?又要學多少?
以前過度重視智育成績,現在則是「基本能力」與「多元智慧」並重,學生的學習範圍變多也變雜。但是「能力」與「智慧」都是被建構出來的構念,有多少其他的東西被我們忽略,甚至是我們即使知道它是重要的,但卻因為可以無法或難以測驗,所以在教育實務現場被邊緣化了,如品格、生涯發展、人繼關係…等。
最後,看了報導中父母的煎熬與拉扯,我覺得現在或未來的孩子,除了要努力讓自己更成功外,也應該好好學習如何跟失敗相處,才能夠真正面對每個關卡的挑戰!
2009年11月3日
課程領導學會(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 CLI)介紹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CLI)是一個協助學校課程、教學、評量、標準修訂、成員發展的專業機構~~~
◎關於課程領導學會(CLI)
課程領導學會(CLI)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可為學區、聯盟、服務中心、政府機關及其他教育機構提供培訓或領導學生學習的服務。1982年,堪薩斯州立的恩波利亞大學Stuart Ervay教授,在堪薩斯州學區使用一個系統性歷程,用以革新學區課程的管理;這次成功的步驟可視為一個更完善課程、教學與評估模式的催化劑,亦是CLI的開端。CLI的模式,以具體和循序漸進的方式,結合學生學習的必要要素,並在各種大小規模學區的演變、實踐;因此,它是一個真實的“做什麼是有用的”的模式。CLI的顧問都是專業博學的,因為他們具有長期在全國各學區實際運作課程模式的第一線工作經驗。每年,CLI的合約,數目有限的學區,財團,和服務中心,提供現場協助。這些外地的服務讓顧問工作直接與教育工作者,以滿足學校的特殊需要。每一年,CLI與特定(限量)的學區、聯盟、服務中心等訂定合約,並提供實際現場的協助。這些具田野性質的服務,讓顧問們可以直接與教育人員一同工作,並滿足學校的特殊需要。
課程領導學會(CLI)不僅提供相關服務,並且有每月一次的出版品《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 E-Hint》,其內容包含近期的研究主題、教學技巧的新取向或對於學區的貢獻等。
課程領導學會(CLI)位於堪薩斯州的恩波利亞,主要顧問有Stuart Ervay教授,其是恩波利亞大學的教授與CLI董事會主席,會長為Carol Roach 女士,另有多位具現場經驗的顧問。
◎田野(場域)基礎的服務(Field-Based Services)
CLI與一定數量內的學區、聯盟或服務中心訂定合約,提供現場與非現場的服務,以履行CLI的課程模式。田野(場域)的服務並不限於堪薩斯州。服務內容有下列幾項
(一)全套的服務(全餐)
‧18天的現場服務,由CLI的顧問引導教育人員一同進行各階段的模式發展。
‧另提供非現場的服務,如議程規劃、量身製定的講義、年度報告、課程審查文件、成員發展計畫與活動…等。
‧在現場服務的期間,可透過電話、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與顧問討論溝通。
‧在額外的日子,無論是現場或非現場,都可商定以完成特定的目標。
(二)自選的套餐
‧提供1~15天的現場服務
‧顧問每隔一個月造訪,協助CLI模式的進行;CLI模式的關鍵培訓或工作坊。
(三)基本的套餐
‧提供10天的現場服務
‧針對課程協調委員會(CCC)及相關領導人員進行兩天的培訓
‧針對學科領域委員會(SAC)兩天的培訓
‧學科領域委員會的相關決議(一天)
‧學科領域委員會的課程編寫指導(兩天)
‧課程的檢視(一天)
‧兩天教師的培訓(負責目標科目的教師),以成為〝執行標準的教室〞
(四)非現場的服務
‧檢視課程文件
‧檢視課程與國家標準的一致性
‧編訂發展議程、成員發展計畫
‧編製政策文宣、手冊、家長或社區通訊等
◎補充說明
RTI(Response To Intervention)包含了以下三個層次:
(一)層I:通用介入
層I的介入是圍繞著〝核心課程〞的,其能成功地滿足的百分之八十或更高的特定學生團體;以閱讀課程為例,核心課程會描繪出對於學生學習的最終成果,所謂的介入,可能是指對所有學生提供每天最少90分鐘的閱讀教學;當學生無法成功回饋層I介入 -- 即無法表現出接受90分鐘教學的成果 – 將獲得額外的層I介入服務。
(二)層II:目標性介入
是一個更具針對性的介入;約15%左右的學生被認為在層I介入後,需要更進一步得服務。例如,學生在層II可能會受到額外20分鐘的閱讀教學,其總計為110分鐘而非90分鐘了。
(三)層III:密集或個別的介入
學生需要更深入的介入,當其在層II進展不理想之時。這些學生接受密集或個人的介入,其可能是安排在一般教室或在一個特定的教育課堂,而不是一個特殊的教育轉介。約有5%的學生將需要層III的介入。接續閱讀教學而言,層III的學生可能會受到多達170分鐘的日常閱讀教學,且重點放在更具個別化目標的過程監控。
◎成員發展(Staff Development)
成員發展的目的是幫助學區改善學生的學習。為達成此目標,行政人員、教師需要時間與培訓來瞭解他們在課程、教學、評估過程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其主要辦理形式有:
(一)CLI的基礎模式(Foundations of the CLI Model)
提供學區一個久經考驗的實地測試進程,建立一個學術管理制度,調整當地的課程,並以國家標準,建立有效的評估,落實最佳教學實踐。 CLI顧問與參與者進行專業對談,並使用優質的教材,並著手實現每一個重要的課題。
‧提升學生成就的政策:策略與建議
‧課程修正:步驟與建議
‧地方評量的標準化:步驟與建議
‧執行課程與評量的優先事項:問題與責任
(二)發展地方課程的綜合指南(Developing Local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Guide)
對於發展有效的地方課程進行細節的培訓:
‧蒐集資料
‧課程分析與決策
‧課程設計準備
‧執行與驗證課程
‧選擇資源與評量規劃
(三)在教室裡執行標準(Implementing Standards in the Classroom)
瞭解如何在教室層級裡有效執行國家標準與地方標準:
‧組織與為期一年的策略
‧發展教學計畫資源
‧開發與學習要素一致的評量
‧確認脈絡、方法、活動與資源
‧確認特殊或豐富的學習相關要素,並思考如何將其納入日常的教室事務中
(四)創造優質的在地評量(Creating Quality Local Assessments)
涉及評量的相關問題(為什麼?什麼?如何?):
‧明確的學習目標
‧評量的類型以及使用時機
‧測驗的建構方針
‧清單
‧內容與修正
‧行政方針與正當性
‧檢視評量
‧開發評量
(五)發展能力…使工作更有效率(Developing Capacity…)
此項是特別設計給已經參與過上述其中之一課程的地區,且希望能獲得完整的程序。此服務是特地對您的地方需求量身打造的。在學期中,由相當有技巧的人員提供實際的建議及指導,指導方面例如根據實際的效果而修訂課程,建立執行計畫,建立評量,或是執行以資料為準的決策…..聚焦於個人或團體的工作時間。
◎關於課程領導學會(CLI)
課程領導學會(CLI)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可為學區、聯盟、服務中心、政府機關及其他教育機構提供培訓或領導學生學習的服務。1982年,堪薩斯州立的恩波利亞大學Stuart Ervay教授,在堪薩斯州學區使用一個系統性歷程,用以革新學區課程的管理;這次成功的步驟可視為一個更完善課程、教學與評估模式的催化劑,亦是CLI的開端。CLI的模式,以具體和循序漸進的方式,結合學生學習的必要要素,並在各種大小規模學區的演變、實踐;因此,它是一個真實的“做什麼是有用的”的模式。CLI的顧問都是專業博學的,因為他們具有長期在全國各學區實際運作課程模式的第一線工作經驗。每年,CLI的合約,數目有限的學區,財團,和服務中心,提供現場協助。這些外地的服務讓顧問工作直接與教育工作者,以滿足學校的特殊需要。每一年,CLI與特定(限量)的學區、聯盟、服務中心等訂定合約,並提供實際現場的協助。這些具田野性質的服務,讓顧問們可以直接與教育人員一同工作,並滿足學校的特殊需要。
課程領導學會(CLI)不僅提供相關服務,並且有每月一次的出版品《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 E-Hint》,其內容包含近期的研究主題、教學技巧的新取向或對於學區的貢獻等。
課程領導學會(CLI)位於堪薩斯州的恩波利亞,主要顧問有Stuart Ervay教授,其是恩波利亞大學的教授與CLI董事會主席,會長為Carol Roach 女士,另有多位具現場經驗的顧問。
◎田野(場域)基礎的服務(Field-Based Services)
CLI與一定數量內的學區、聯盟或服務中心訂定合約,提供現場與非現場的服務,以履行CLI的課程模式。田野(場域)的服務並不限於堪薩斯州。服務內容有下列幾項
(一)全套的服務(全餐)
‧18天的現場服務,由CLI的顧問引導教育人員一同進行各階段的模式發展。
‧另提供非現場的服務,如議程規劃、量身製定的講義、年度報告、課程審查文件、成員發展計畫與活動…等。
‧在現場服務的期間,可透過電話、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與顧問討論溝通。
‧在額外的日子,無論是現場或非現場,都可商定以完成特定的目標。
(二)自選的套餐
‧提供1~15天的現場服務
‧顧問每隔一個月造訪,協助CLI模式的進行;CLI模式的關鍵培訓或工作坊。
(三)基本的套餐
‧提供10天的現場服務
‧針對課程協調委員會(CCC)及相關領導人員進行兩天的培訓
‧針對學科領域委員會(SAC)兩天的培訓
‧學科領域委員會的相關決議(一天)
‧學科領域委員會的課程編寫指導(兩天)
‧課程的檢視(一天)
‧兩天教師的培訓(負責目標科目的教師),以成為〝執行標準的教室〞
(四)非現場的服務
‧檢視課程文件
‧檢視課程與國家標準的一致性
‧編訂發展議程、成員發展計畫
‧編製政策文宣、手冊、家長或社區通訊等
◎補充說明
RTI(Response To Intervention)包含了以下三個層次:
(一)層I:通用介入
層I的介入是圍繞著〝核心課程〞的,其能成功地滿足的百分之八十或更高的特定學生團體;以閱讀課程為例,核心課程會描繪出對於學生學習的最終成果,所謂的介入,可能是指對所有學生提供每天最少90分鐘的閱讀教學;當學生無法成功回饋層I介入 -- 即無法表現出接受90分鐘教學的成果 – 將獲得額外的層I介入服務。
(二)層II:目標性介入
是一個更具針對性的介入;約15%左右的學生被認為在層I介入後,需要更進一步得服務。例如,學生在層II可能會受到額外20分鐘的閱讀教學,其總計為110分鐘而非90分鐘了。
(三)層III:密集或個別的介入
學生需要更深入的介入,當其在層II進展不理想之時。這些學生接受密集或個人的介入,其可能是安排在一般教室或在一個特定的教育課堂,而不是一個特殊的教育轉介。約有5%的學生將需要層III的介入。接續閱讀教學而言,層III的學生可能會受到多達170分鐘的日常閱讀教學,且重點放在更具個別化目標的過程監控。
◎成員發展(Staff Development)
成員發展的目的是幫助學區改善學生的學習。為達成此目標,行政人員、教師需要時間與培訓來瞭解他們在課程、教學、評估過程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其主要辦理形式有:
(一)CLI的基礎模式(Foundations of the CLI Model)
提供學區一個久經考驗的實地測試進程,建立一個學術管理制度,調整當地的課程,並以國家標準,建立有效的評估,落實最佳教學實踐。 CLI顧問與參與者進行專業對談,並使用優質的教材,並著手實現每一個重要的課題。
‧提升學生成就的政策:策略與建議
‧課程修正:步驟與建議
‧地方評量的標準化:步驟與建議
‧執行課程與評量的優先事項:問題與責任
(二)發展地方課程的綜合指南(Developing Local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Guide)
對於發展有效的地方課程進行細節的培訓:
‧蒐集資料
‧課程分析與決策
‧課程設計準備
‧執行與驗證課程
‧選擇資源與評量規劃
(三)在教室裡執行標準(Implementing Standards in the Classroom)
瞭解如何在教室層級裡有效執行國家標準與地方標準:
‧組織與為期一年的策略
‧發展教學計畫資源
‧開發與學習要素一致的評量
‧確認脈絡、方法、活動與資源
‧確認特殊或豐富的學習相關要素,並思考如何將其納入日常的教室事務中
(四)創造優質的在地評量(Creating Quality Local Assessments)
涉及評量的相關問題(為什麼?什麼?如何?):
‧明確的學習目標
‧評量的類型以及使用時機
‧測驗的建構方針
‧清單
‧內容與修正
‧行政方針與正當性
‧檢視評量
‧開發評量
(五)發展能力…使工作更有效率(Developing Capacity…)
此項是特別設計給已經參與過上述其中之一課程的地區,且希望能獲得完整的程序。此服務是特地對您的地方需求量身打造的。在學期中,由相當有技巧的人員提供實際的建議及指導,指導方面例如根據實際的效果而修訂課程,建立執行計畫,建立評量,或是執行以資料為準的決策…..聚焦於個人或團體的工作時間。
訂閱:
文章 (Atom)